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访

代诚立道长:小论《三官经》中的善恶观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师长、各位道友、来宾:

慈悲!慈悲!

今日后学因凭此次讲经活动,很高兴和大家在这里一起分享《三官经》中关于善恶思想的实际应用。

我道门之人做事情,从上而言,要秉乘大道德行,于下来说,要通达济世的神妙用处。而最切要的便是一个用字,最求落到实处去体证,以用悟体,以体求用,这就是道教常说的体用不二了。我们这些后学善士,初入玄门,开初,有《道德真经》、《南华真经》来宣讲宇宙万化的缘起与变化,来彰显人格精神的逍遥,这就是人天之大体。那么用呢?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在实修实用的层面上,其实大多数修士都是从《三官经》开始的。

《三官经》全名《太上三元赐福赦罪解厄消灾延生保命妙经》,也作《三官真经》或《三官感应妙经》,该经称赞了天、地、水三官大帝的诸种福德以及神通妙用。从天人感应的哲学落点上展开叙述,开章便以救苦大仙会同诸仙天众,凭此殊胜因缘,论究中土众生多遭灾苦相逼,厄难相随,其因多是因为我们有意无意间造作的种种恶习逆罪,诸神于冥冥之中,赏罚考量之后的结果。因此我们知道造作恶习就是造成我们生活之中种种不顺的主要原因。恶习有哪些呢?在《三官经》中,对恶习的叙述也是从外到内非常具体的铺垫开来。

(1)对宇宙自然的立论,《三官经》提到中土众生“不敬天地日月三光,呵风骂雨,欺神灭像,瞒天昧地,不敬五谷,秽污遭贱”甚至“白日咒诅,怨天恨地”。

(2)对于个人的社会关系,《三官经》中提到中土众生“亵渎圣贤,不敬父母叔伯六亲,奸盗邪淫,不忠不孝,非礼非义”。

(3)《三官经》同时也提到了人们的社会活动所造作的诸种罪孽,例如“大斗小秤,明瞒暗骗,横言曲语,多计巧言,拱瞒痴愚”。

(4)当然,《三官经》最为关注的是个人内心的修正,妨碍内在修行的因素,三官经中有明确的叙述,经中提到中土众生“齻龃龉,蛇牙虎口,心如锥刀,恶毒之人,鬼眼鬼心”。

人生在世,人人都愿活得逍遥自在,平安喜乐,然而上述的种种恶习,却时时刻刻为人所造作,可谓是“起心动念,无不是罪”,最后落得是果报现前,刑罚疾病相逼,苦不堪言矣!

那么,如何才能从这种种的不如意中解脱?《三官经》中也明确地指出了答案,总结起来四个字,那就是“悔过修善”,什么是悔呢?现代人提起悔字,往往将其与懊悔、后悔联系起来,制造出一种阴郁,甚至带着自卑自贱的态度,其实这是现代物质主义的产物,而并非是我们华夏先祖的定义。《说文解字(大徐本)》云:“悔者,改也!”它强调的是行动,而不是对自我个体的精神惩罚。这是一种带着正知正见积极地自我修正的过程。那么,所谓修呢?修的意思是整理与建立。我们悔和修的客体,是过和善。什么是过?过者,错也。我们经常组词例如“过激”、“愆过”,这说明那些只要是逾越了人类之间的和谐分际,做出了不利于社会建设的心念与行为,我们都称之为过。善是什么?善者有二义,一者圆满义,《周易》云万化圆道周流,西哲黑格尔亦云 “真实的东西的形成过程就是一个大圆,他的起点就是终点”,这如同道士静修时双手结成子午印,身体的内在要形成的就是圆满的循环态,善,做到的就是个人内在阴阳的圆融统一,也做到了自利与利他的圆融统一。善之第二义为中正和谐,这不是我说的,此乃天官尧帝对地官舜地的教导,话说当年舜帝因有大孝之德,尧帝便禅让于他。舜帝问道于尧帝,我如何才能臻善治,行善化呢?尧帝给了四个字:允执厥中!……什么意思?舜帝想知道怎么才能完善的治理国家,怎么才能对人们的教化至于至善,尧帝说你要承诺我,要一直秉承这个中道才行呀!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万物能稳定的发展,在于和谐共生,唯有不偏不倚,守中才能至于至善。就是说,能做到自身内在的和谐圆满,自身与外在的中正发展,就是善。所以,中国的“悔过修善”指的是不带着一丝批判的态度积极地去改正不利于个人与社会进步的行为,建立对自己有益对社会有益的行为。

“悔过修善”是一种主观观念,他能形成具有正确逻辑的客观事实么?这是必然的,对道教有着深刻研究的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谈到:种种物质需要可以被视为精神需求的体现,然而对物质片面极端的追求,也是对精神追求的最大限制,注意这里强调了二者的同一性。因此,我们可以说,只有在精神层面取得和谐已圆满,物质层面才能相应的得到发展与进步。我们自己若能断除自身的恶习,尽力奉行一切的善事,那么社会必能得到长足地发展。而我们也能得到同等的回报,实现个人的价值,过上安定平顺的生活。

我有一个朋友,长我近三十岁左右,曾为我谈及他母亲的善行,他说在他们家乡,每年夏天村子里就会进入土豆成熟采挖的季节,与此同时,大量乞丐也会在这个时节涌入村里乞讨,有一天早上,他母亲去收拾搭建的塑料大棚时,看到十几个乞丐都在大棚里挤着睡觉,他的母亲大怒,操起木棍就往乞丐身上打,乞丐连连吃疼,只说是夏天半夜寒凉有时又飘着夜雨,实在是无处栖身,才躲进大棚中睡觉,其母听着他们的遭遇,顿然间慈心迸发,便叫乞丐们晚间睡觉尽管去大棚里住,每日采挖的土豆,也将那些到大不小的留在地里,让他们采挖烹食,这样的做法一直持续了数年,直到朋友考大学那年,变故来了,那时候的农村孩子,莫不都是到了一定岁数,便去国营厂矿里顶替父亲的职位,也没哪个家庭考虑过读大学的事情,奈何我这朋友又天资聪敏,高考时候又真的考上了重庆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朋友是死活要去读书,家里人商量商量也就答应了,可东凑西凑,就是还差85元的学费,那时候85元多值钱呀,也不是一家两家愿意借的,乞丐们也知道了村里出了个大学生,还是自家恩人的孩子,然后,他们有了自己的打算,他们每日傍晚都去那些被采挖后的土豆地里翻选可用的土豆,拿去河里洗了干净,二天早上拿去城里卖掉换钱,如此坚持了一个夏天,还真给凑出了一百块钱,当乞丐们拿着一大堆零角分币给朋友母亲时,据朋友回忆,一家人全都傻得说不出话来……

朋友的母亲慈悲利他,乐善好施,终在有危急之时,得人所助。可见悔过修善真乃护身之符,延寿之方,降魔之杵,消灾之道!真是足见《三官宝经》中诸位天众之良苦用心,其所言真实不虚。

去年,我在家师的指导下开始阅读《麻衣相术》,这部书可以说打开了小道对道教五术认知的新天地,书中前面四分之三的部分都在谈论“相”与“命”的关系,比如说你的耳轮上某个部位长了几根毫毛,你就能大富大贵,眼角下长了痣,就会厄运缠身,我就觉得不解,如此有修行的麻衣道人难道是外貌协会?以人之面相论高低贵贱吗?可是,就在我阅读到最后的“相德”篇时,麻衣道人提到相形要先看其德,先看其个人修持,人德性善行的修养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的面相也是个人的德行感召而来的,面相只是投射了我们命运的好坏,他并不是决定。天道之承负,人道之因果,是真实不虚的。我想,这大概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道理吧!

我们人呀,是很特殊的存在,他与动物有着一个最本质的区别,那就是人有自由,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黄帝内经》言:人得天地之全气,物得天地之偏气。人是万物之灵长,可以行道,就像开车走高速,但动植物只能顺道,就像被车牵着走。举个关于生殖繁衍的例子吧,你看我们打开电视看《动物世界》,赵忠祥老师经常念叨的一句话就是:雨季到了,尼罗河西岸的动物们又到了交配的季节。动物做事,他很多时候是被安排的,没有多大灵性,也没有自由,而人类的宝宝,一年四季都在出生,可以看出,自然赋予人思想以及行动的超常的广度与深度,这奠定了在整个悔过修善,整个修行的系统中,是以人为主体的。《太平经》言:人乃道之根柄,神之长也。一个人的祸福吉凶,完完全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道家将人与神的关系称为“应”,而人在其中是最主要的,你要修福修善,必须自己先要有善心发善愿,譬如放生,若是为救护生命,爱生护生而放,那么善神来护,必使福德增长!同样的,信众求作大梵斗仪,朝斗禳星以祈厄运消解,灾苦离身,首先必须是自己要忏悔己过,修正言行,否则科仪之力无合适之人与之相应,又能有什么效验呢?我们悔过修善,为了一生顺遂吉祥,说白了,就是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我们知道了,这个主宰者,决定者呀就是自己,这真可是“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太上感应篇》云:语善,视善,行善,三年天必降之福。我们在所言、所视、所行上臻于至善,坚持三年,我们的所修必能有巨大的收益。这里所说的天,其实就是我们的善心,孟子说过,保持自己灵明的善心,顺乎自己天赋的善性,这就是真正的修行。《易经》中,庖牺氏观象于天,效法于地,远取诸身又近取诸物,其目的在于什么?即以通神明之德,神明之德是什么?西方的神明之德在基督,在耶和华,中国的呢?《黄帝内经》言,心主神明,心在哪里?在人,中国人的信仰,从实践中来,又返回实践中去,它是人本文化,人本文化是可以研究的,所以中国对心有着丰富的研究,这个心,王阳明提到就是“知”,就是人本身的善性,紧扣在这个点,我们便能“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再将之与实践结合,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了,由此便能通达神明之德。道家也常常谈到修行讲求功德,功就是善心,德就是善行,心行合一便是知行合一。所以,只要我们的善行若是真心实意的,那么功德利益就会于冥冥之中反馈到我们身上,消解我们的无妄之灾,使我们获得真正的喜乐与安宁。

愿今日诸位道友,来宾能因今日之机缘,深入《三官宝经》,以经中所言,为行事立身之法则,修道证道之阶梯,勤行悔过修善,让我们中华更多一分明媚的正能量,也为了我们这世间最朴素的安宁与天然,一份温暖的关怀与深沉的倚靠。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贫道谨此再拜福!福生无量天尊!

暂无评论
    欢迎投稿:

    Email:server#daoisms.org(注:发邮件时请将#改为@)

     

    免责声明:

    1.来源未注明"道教之音"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道教之音立场,其观点供读者参考。
    2.文章来源注明"道教之音"的文章,为本站写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权归道教之音所有。未经我站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及营利性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欢迎非营利性电子刊物、网站转载,但须清楚注明出处及链接(URL)。
    3.除本站写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来自网上收集,均已注明来源,其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权益的地方,请联系我们,我们将马上进行处理,谢谢。

     

    道教礼仪,道韵,道韵网由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主办

    道教礼仪-道韵

    道教礼仪,道韵